记者对目前市场上最走俏的减肥产品调查后发现,这些减肥产品宣称的“无副作用”“有效”往往经不起推敲,大多存在效果被放大、副作用被隐瞒的情况。其实,减肥产品火爆的背后,还存在监管漏洞,对减肥的盲目跟风和错误认识等问题。
市场混乱——
许多减肥产品没有批号或者盗用批号
记者发现,减肥产品没有批号或盗用冒用批号的现象较多。
比如,一些瘦身贴和瘦身霜,虽然几年前就有专家指出这是伪科学,但销量依旧非常可观,一个名为“伊洛诗左旋360瘦身贴”的月成交量达到6万多件。这类产品的备注批号大多是“卫妆准字”或“国妆特字”。记者根据“伊洛诗”的批号查询发现,其外包装标注的“国妆特字”批号乃是一款“纤体霜”的批号,属于盗用批号。进一步查询发现,国家食药监部门并没有批准过名为“瘦身霜”“瘦身贴”之类的产品。
其他减肥产品的批号也令人眼花缭乱。有些减肥胶囊批号是“国食健字”或“卫食健字”,属保健品,而一些同类产品却是食品批号,比如左旋肉碱类产品的“左旋咖啡”标为“普通膳食补充剂”,作为食品管理。药监局人士解释,像“左旋咖啡”这样的产品名称是不可能取得保健食品批文的,因为根据《保健食品命名规定》,产品名中含有的“咖啡”字词,被明确规定不允许通过,只能算是食品。